「每項學習過的東西,都是為未來某一刻做準備。喜歡累積不同專業,最後發現果然都滿受用的。」資傳四江彥毅提及學習態度,他認為,就像是「吃到飽」的概念,用CP值最高的方式過完這四年,好好把握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。他多方探索喜歡的領域,致力於課內專業,也加入實習媒體淡江影像藝術工坊,修習雙聯學程,在大四時就讀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創意創業學院,完成雙學士學位。
江彥毅最初選擇資傳系,因為對攝影及剪輯有興趣,資傳所學為跨領域,包括攝影、平面、動畫、遊戲、互動媒體等多元面向技能,他在大學期間積極嘗試摸索,接觸不同的知識技能。到澳洲昆士蘭大學學習UI(User Interface/使用者介面)、UX(User Experience/使用者體驗設計)等互動設計。「多學一點,最後發現這些軟實力都是通用的。」江彥毅認為,現在所學未來皆會用到。如同在影像藝術工坊學習到對人文社會的觀察
力,後來亦適用在設計上。當然,光彩的成果下也有著辛苦的一面。江彥毅提及,決定參與雙聯學程,必須在大三結束前把所有課都修完,同時還要準備英文。此外,疫情也導致課程改至線上,減少了與導師同學間互動交流的過程。面對種種不便,江彥毅卻以另一種角度看待,他說雖然疫情把大家困在家裡,但其實人與人透過網路,彼此間的距離反而縮小。像是許多不公開的課程,因改為線上而開放給大家修課,因此擁有更多參與的機會。
在澳洲學習時,江彥毅曾因課程因素,協助推廣當地受疫情影響的音樂產業。經過這次經驗,使他興起可運用設計,對臺灣社會議題找到解決辦法,「運用設計發揮對社會的影響力,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情。滿足公眾、社會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事,透過創意方式幫他們解決,到現在都是我未來想做的事情。」
成績優異的江彥毅,表示也曾安於學系排名,但當真正走出國門時,才發現學校成績,無法了解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。他坦言:「現在不會在意排名,反而是在意自己得到了什麼收穫。」他參加許多校外競賽與課程活動,以累積作品、精進實力,替未來做足準備。他也鼓勵學弟妹,勇於嘗試喜歡的事物,不用太在意學習成本,有興趣就先學;並應多走出校園,接觸更廣大的世界。(文/邱若惠、圖/江彥毅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