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榮慶蔡昌旻曹丹莊逸丞何希瑞王苡璇

《資料來源:淡江時報》


開展人生下半場 挑戰學習新極限 戰略碩四王榮慶

王榮慶照片「人生過了大半輩子,頂著一頭白髮,我在79歲那年決定重返校園;今年我84歲,穿上學位袍、四方帽,即將從戰略所畢業。」本該求學的年紀,因為遇上戰亂,阻斷了升學之路,那是一個新世代無法想像的紛亂時代,但這個遺憾反而造成我對「知識」的渴求,不管是待人接物,都要以知識當作基底,我享受閱讀、從書中探尋先人的想法,感受他們寬廣的胸襟。

來到臺灣後,一路上遇到許多貴人相助。因緣際會下,在中華戰略協會擔任監事一職,並認識了前國際研究學院院長李本京(現美洲所兼任榮譽教授),在與他談話後,我決定報考淡江戰略所,沒想到真的考上了!但其實挑戰才正要開始,因為不熟悉電腦操作,動輒兩、三萬字的論文,洋洋灑灑的每一頁都是我用一筆一劃寫出來的,之後再請孫女幫我用電腦打印出來,人家說「寫論文」,我可真是「寫」得實實在在呀!

曾經修過國立空中大學的公共行政學系與人文學系,雖然有學習基礎,但「英文」絕對還是我的罩門,當時戰略所教授何思因開設「美國外交研究專題」,了解這門學問對於研究臺美外交實質關係與戰略合作相當重要,但課程偏偏是以全英語授課,即使知道會遇上許多困難,但我仍然堅持選修,靠著努力翻查字典、跑圖書館做研究,最後也順利通過,得到學分和老師肯定,那種成就感有別以往,十分深刻。

回想起剛進入淡江,第一天迎新,好多同學對我投以好奇眼光,可想而知,別人心裡一定想說:「他都一把年紀了,怎麼還來唸書?」隨著時間推移,漸漸與同學更加熟悉,我因此擁有許多忘年之交,攤開皺巴巴的電話簿,裡面不乏有外籍同學的電話號碼,我很珍惜與老師、同學間的「緣分」,即便每回上課,就是一次桃園與淡水往返的舟車勞頓,但我仍甘之如飴。 在淡江唸書的這些年裡,最感謝的人,莫過於指導教授、戰略所所長李大中和王高成教授,在課業和適應校園生活上的多方協助。如果以一句話來綜觀這4年的求學時光,就以「有始有終,好學才是根本。」一語概之吧!我都可以做到,相信學弟妹們一定也可以做得更好。離開這片美麗的淡水景色固然感到不捨,但能無憂無慮地在人生中完成目標,何嘗不是最棒的事呢!(文/李昱萱整理、攝影/吳重毅)

<top>

>

榮譽學程翻轉教育 強化表達能力 土木碩一蔡昌旻

蔡昌旻照片回想以前的我,非常害怕上台報告,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達。自從修習「榮譽學程」之後,漸漸敢舉手發言、表達自我,進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,我認為「這是大學4年來最明智的選擇!」

第一次知悉「榮譽學程」是在收到大學入取通知的時候,但當時沒有機會修習。大二時意外得知符合資格,雖然起初有些畏懼,仍抱持努力向學的態度,展開這段豐富的學習旅程。

對於我而言,「榮譽學程」可說是「翻轉教育」,老師的教學方式有別於以往的單純授課,非常強調「互動」教學,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,讓我受益良多。舉例來說,曾修過化材系副教授許世杰的課程,採一對一教學,當我們簡報時,直接指正需要改進之處,這樣的訓練,讓我的簡報、隨機應變能力大幅提升。而未來學所助理教授宋玫玫培養我們放下恐懼,勇於舉手發言。

除此之外,課堂上的分組學習也相當有收穫,如:許世杰老師安排我與化材、機電系同學合作設計太陽能房屋,大家以專業領域,各司其職,發揮所長,亦學習到團隊合作精神。而歐研所副教授張福昌的課程強調分組討論,增進我與人溝通、資訊彙整及完整陳述的表達能力。即便這段學習過程較為艱辛,但也為我帶來美好的成長改變。原就讀土木系的我,提前於上學期畢業,考進本校土木系碩士班並於本學期入學,將獲得榮譽學程獎學金。

回顧在淡江4年,不僅本科系及「榮譽學程」課程的扎實培養,我也利用圖書館的資源,充實自我,訓練左腦理性思考。加上淡江社團風氣鼎盛,大三時,我選擇參加插花社,訓練美學涵養,開發藝術天分。也是在此時期,開始學會做好規畫安排、掌握時間管理。

鼓勵學弟妹,大學時切勿以讀書為主,排斥其他課外活動,你會漸漸發現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理念並非絕對!因此有機會便要多方嘗試,並努力經營與建立個人品牌;勉勵大家多去實習,拓展人脈,提早汲取工作經驗。亦建議從發現問題中學習解決問題,創造無限可能。很多事要靠我們這代去嘗試、發掘,未來大家都有機會成為國家的重要棟梁。(文/曹雅涵整理、攝影/吳國禎)

<top>


化身國際志工 用行動看見改變 國企四曹丹

曹丹照片對我來說「做服務」,是快樂的事情,也是幫助自我成長的途徑,像是經過淬鍊,壞的雜質會被過濾,而我最在意的,就是留下來的是否是「最好的自己」。我來自大陸浙江,是獨生子女,家中長輩視我如若珍寶,從未走出溫室、服務大眾,每天總是汲汲營營在成績上;在朋友眼中,我像是一朵帶刺的玫瑰,但我真的不是有心的,環境使然!一次偶然在校內看見招募國際志工的訊息,從此開啟了我不一樣的大學生活。

說來「有愧於心」,當初抱著為職場加分的想法才懵懂報名,沒想到卻一頭栽進,且大學生涯有多數時間奉獻給志工服務。還記得第一次出隊到泰國時,我是隊伍中年級最小、歷練不夠,再加上直白的個性,讓我在水杯倒在地上時,竟脫口而出:「誰要喝掉在地上的洗腳水呀!」戲謔般的這番言論,一字不漏地傳進帶隊的輔導老師耳裡,當天晚上我便被找去開導,「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,千萬不能因為有能力服務他們,就認為自己高於別人,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。」這時我才頓悟,服務的核心應該是在別人的需求上,看見自己的價值,一席話及時修正我對於服務的態度,受用至今。

接下來,為了要服務更多偏鄉孩童,於是我在緊湊的準備期間,下了一番功夫學習注音符號,除了將手機慣用的羅馬拼音換成注音輸入法,還在短時間內集中心思牢記37個注音,在廣泛的接觸與靈活運用下,「ㄅㄆㄇㄈ成為我最拿手的教學利器。」

回顧過去5次出隊經驗,我見識到生命的脆弱,進而學會珍惜現有的當下,在個性上也有了大幅度的轉變,懂得用熱情與活動感染周圍的人,服務原來這麼有趣。從出任隊員到擔任隊長的角色,心境上更是截然不同,「現在我不再是溫室栽培的花朵,而是一個能體恤父母、承擔責任的成年人,父母見我在臺灣學習的蛻變及成長,由反對轉為支持。身後有如此堅強的後盾支撐著我,何等幸福。」

一轉眼我即將踏出校園,榮獲畢業生服務獎,深感榮幸。謝謝淡江,讓我有機會走向國際、參與服務學習。雖然人生短暫、現在對於未來也還是會感到迷惘,但只能勇敢地邁開步伐,朝人生新目標、新階段前進。(文/林妍君整理、攝影/何瑋健)

<top>


體育代表領軍 催生全大運2獎 數學四莊逸丞

莊逸丞照片「獲得本屆畢業生體育獎代表,讓我覺得很開心,也很意外,因為其他校隊還有更傑出的體育人才。此項殊榮不但是肯定,我也想與隊友們共享榮耀!」

很感謝蕭淑芬體育長對於校隊的支持與鼓勵,更要謝謝羽球校隊指導老師黃貴樹,假日陪伴球隊練習、關心球員狀況,還會適時給予我們許多意見,而我也從他身上學到許多圓融處事的道理。

從國小開始接觸羽球,這一直是我最愛的運動。我在大一時加入羽球校隊,大學4年來征戰無數,即使在大一、大二參與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不幸戰敗,但得到了寶貴的參與經驗,讓我決心發奮圖強,加倍投入心力苦練;終於在大三、大四參與全大運的一般男子組羽球團體賽,連續在104年、105年闖出亞軍的佳績。

回想大三時,接任男子羽球校隊隊長,為讓球隊扎下基礎、提升戰力,我與團隊進行嚴格的訓練模式、一同準備出賽,過程中學到人際溝通的技巧,也啟發我思考如何帶領球隊團結一心;尤其在球場上,進攻快捷且反應輕巧的精彩表現,因而被全大運其他的羽球選手們稱作「淡江小鋼砲」,這些經驗和封號皆讓我更有動力往前,也為大學生涯留下許多美好回憶。

我與淡江十分有緣,因為父母親都是本校數學系校友,而我在高中時也立志成為數學老師,所以選擇淡江數學系就讀。對於自己的人生規劃相當明確,大一攻讀教育學程及申請預研生,在努力堅持下,很幸運的目前已修完教程學分,也著手展開修習碩士班課程。我很感謝數學系高金美教授,「她上課內容豐富、且善用簡單概念讓學生融會貫通,還十分支持系上體育隊伍,更時常到比賽現場鼓勵大家。」

從落敗到奪獎、從大學邁向碩士班,儘管學習和練習的過程非常艱苦,但我勇於挑戰極限且樂在其中,因為我深信,地獄般的磨練會換來甜美的成果,努力打拚出的佳績,更會讓一切辛勞都值得!未來攻讀數學系碩士班,也會繼續參與羽球校隊,期盼在賽場上為淡江爭取更多的榮耀。(文/盧逸峰整理、攝影/盧逸峰)

<top>


留學臺灣看見淡江 養成跨境知能 國企四何希瑞

何希瑞同學我來自薩爾瓦多,一直對學習中文和財務金融很感興趣,到臺灣修讀淡江國企能同時滿足我兩個願望,至今對於當初的選擇,仍感到是正確的!」

還記得剛來淡江時,雖然已經是我第二年在臺灣生活,但我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;幸好,學校體恤外籍生,為此提供一位外籍學長姐協助和輔導,讓我能快速了解有關學業及生活上的資訊,不至於成為徬徨的大一新生。完全適應淡江的生活後,我更擔任外籍生聯誼會會長,有機會和不同社團接觸、合作辦理聯誼等活動。至今回想起當會長的那段日子,真的覺得既有趣、又難忘,也是我最懷念的時光!

除了社團生活外,在淡江學習歷程裡,諄諄善誘的老師也讓我很感恩,特別是國企系副教授劉一成,從個體經濟學、總體經濟學到應用經濟分析等科目逐步且扎實的教學,讓千篇一律的理論課程,也能透過生動活潑的方式來表達。他不會讓生硬的定義躍上板書,相反地,常用新聞時事解釋理論,精準且有效率地傳達給學生。雖然很多同學覺得老師相當嚴厲,但我很欣賞他的教學方式。

課後,我更投入不少時間溫習,且努力總有成果。在過去3年皆取得國企系第一名的佳績,今年5月獲得教育部和外交部頒發「104學年度臺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畢(結)業生傑出表現獎」智育類獎項;去年主動爭取到「霍特獎(Hult Prize)」在校內舉辦初選的參賽資格,更是因為想讓世界看見臺灣、看到淡江,因為我覺得我們的學生非常有潛力。

在淡江收穫滿載,更是奠定了扎實的商學基礎,讓我能繼續朝這方向前進、探索更多的可能。畢業後,我將會前往瑞士修讀金融碩士學位,努力為夢想奮鬥。

即將從淡江畢業了,心情百感交集,一方面為開展新的校園生活感到期待,另一方面卻捨不得我的老師和同學們。我在這裡認識了很多離鄉背井到臺灣讀書的朋友,大家在這4年中互相扶持,感情就像一家人般。我會十分想念在淡江求學的點點滴滴!(文/張少琪整理、攝影/朱樂然)

<top>


勇闖職場 企業實習助學用相合 觀光四王苡璇

王苡璇同學「精彩的校園生活,就是勇於面對挑戰,並在歡笑與淚水中,留下屬於自己難忘的回憶。」擔任觀光系學會會長和參與國際志工服務,是我在淡江最深刻的兩件事,也是滋養我成長的重要養分。大一下學期參選會長,其實心中充滿了畏懼,但當下閃過一個念頭,只要願意嘗試,就有成功的可能,促使著我承擔這份責任。 起初我對於學會運作沒有任何實務經驗,加上力求完美的個性,導致團隊內衝突不斷發生。同學曾經一句話點醒我,「會長只是個職稱,但不代表你是上位者。」這才明白,原來自己對夥伴們少了一份信任,進而轉變想法,嘗試主動與人溝通、經營團體意識。歷經這段撞牆期,體會到領導和溝通需要長期經營,最終幸而獲得社團評鑑學會組優等獎的肯定,更讓我擁有自信與勇氣往目標邁進。

若沒有走出舒適圈,則無法看見世界的角落。回想參加柬埔寨國際志工團,親眼看見當地的生活環境,讓我百感交集,印象最深的一幕,是村民在廚餘堆中翻找食物,且看著柬埔寨孩子為了爭取翻身機會,願意花費極大的時間、心力,更讓我反思許久,臺灣與其相比,顯得非常富足,我們更應該懂得知足、惜福和力爭上游。

校園的學習過程中,我努力發掘潛能及挑戰極限,曾在2013年取得AH&LA美國飯店業協會的「飯店與住宿產業管理證照」,並於2015年以交換生資格,前往芬蘭留學一年。現在參與觀光系媒合的企業實習下,讓我有機會到花蓮縣的太魯閣晶英酒店擔任解說員,在與人接觸的過程中,以熱情的態度為客人帶來充實的旅程,這正是我所嚮往的工作。今年4月,成功考取「英語領隊證照」,讓我更接近夢想,且不害怕面對職場的考驗,未來將朝導遊、領隊等職涯發展。

若再一次選擇大學就讀,我仍然會是「淡江人」。在淡江的日子,是我人生最大轉變的關鍵,從懵懂無知到經營社團、出國留學及參與國際志工服務等豐富歷練,最後感謝學校的栽培,讓我逐漸蛻變成為更棒的自己,也鼓勵學弟妹們勇於築夢並付諸實行,努力為寶貴的青春寫下燦爛的一頁。(文/陳照宇整理、圖/王苡璇提供)

<top>